
中国大陆在农历年前宣布,将恢复福建、上海居民赴台团队游,不过台湾坚持应先透过“小两会”事务性协商,双方僵持不下。受访的大陆与台湾学者都认为,两岸缺乏互信是僵局的症结,若真想恢复旅游往来,双方都需要展现更务实的作为。
台海两岸的观光旅游团自2020年暴发冠病疫情后全面取消。时至去年12月,上海副市长华源在台北出席双城论坛时承诺,上海方面将积极推动上海居民赴台团队游,旅游路线一定会包含台北市。此举被台湾媒体解读为大陆将恢复陆客团赴台的信号。
随后,台湾赖清德在今年1月1日发表首次元旦谈话,针对两岸旅游,他特别提及,期待两岸在对等尊严下进行健康有序交流,建议由台湾的台湾海峡两岸观光旅游协会、中国大陆的海峡两岸旅游交流协会先展开谈判。
这种两岸官方授权民间团体进行协商的“复委托”模式,自此成为赖清德政府对恢复两岸旅游的首要前提。
不过,对于赖清德政府抛出的小两会协商,中国大陆起初并未给予明确回应,仅在1月17日公告,近期将恢复福建、上海居民组团到台湾旅游。
消息一出,台湾旅游业内为之振奋,福建、上海两地旅游业者也为此申请2月10日旅游踩线团赴台,却被台湾交通部观光署依“宜经观光小两会讨论再进行”为由送回。
除此之外,今年台北灯节于2月2日至16日登场,设有上海灯区,台北市政府邀请上海赏灯团赴台,但包括上海台办主任金梅、上海市文旅局副局长金雷所率的访团,都被台湾政府的大陆委员会封杀。
台湾陆委会的驳回理由,是上海台办阻挠台商返台参与海基会春酒联谊活动,以及上海市文旅局行程牵涉观光踩线,应先透过观光小两会沟通安排。
对此,大陆国务院台办发言人朱凤莲在2月7日、12日两度表示,不反对两岸旅游恢复后,小两会就两岸旅游中的具体问题联系沟通,但反对假借小两会沟通之名,行阻挠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之实。
她也透露,去年11月,陆方考虑台旅会请求,同意台旅会赴陆访问并与海旅会人员会面,台旅会却以经费预算不足为由临时取消行程。
朱凤莲还提到,在春节前,福建、上海踩线团向台湾有关方面提出赴台考察要求的同时,海旅会也曾同步知会台旅会驻北京办事处。
不过,台湾陆委会发言人梁文杰星期四(2月13日)应询时说,去年11月台旅会董事规划赴陆参访,也顺道拜会海旅会,属于交流性质的参访,与小两会的正式沟通或协商性质是不一样的。
他指出,过去陆客团一直有所谓“一条龙”、“低价团”,以及严重的分配问题,“大陆所有的组团社基本上都有官方背景,所以这些旅行社,要给台湾哪些旅行社去做、去承接,过去我们也看到有一些灰色地带”。
梁文杰强调,这些问题都必须经过讨论,把两岸观光的品质做好,所以才会说要由观光小两会先谈。
若将时间回溯到2016年蔡英文首次执政时,当时大陆也曾经派遣踩线团赴台,而造访的仅有台湾在野的国民党所执政的县市。
为此,有绿营分析人士指出,赖清德政府就是为了杜绝这种情况再次发生,才从一开始就设下需要经小两会协商的门槛。
上海东亚研究所副所长包承柯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分析,大陆这次对于恢复两岸旅游采取务实的态度,并未提出如九二共识等政治层面的问题;但只要大陆拿出善意,民进党方面都认为是统战,这样的对抗性思维逻辑,恐怕很难进一步推进交流。
他强调,对大陆而言,现在与其说是推进统一,不如说大陆是要加强两岸交流,促进两岸之间的深度理解,更好地去化解两岸之间的分歧。
与民进党关系密切的台湾中华亚太菁英交流协会秘书长王智盛对本报指出,大陆现在担忧的,是民进党试图营造“两岸不用九二共识也可以谈”。不过,早在陈水扁执政时,两岸就曾通过“复委托”模式协商旅游问题,“当时也没有九二共识呀”。
王智盛认为,从两岸的表态来看,双方都有意让陆客团赴台,“现在争执的只是谁先谁后(先开放或先协商)的问题”。不过,在缺乏互信的状况下,又容易有许多政治性的猜忌,因此只能尽可能降低从事务性问题,延伸到政治性问题的冲击。
他指出,台湾或许可以进一步强调小两会不涉及任何政治议题,降低陆方担忧,而大陆也一样不要过度臆测。假使小两会还无法面对面谈,至少通过书面往返的方式,沟通彼此关切的问题,“虽然旷日废时,但至少有望推进恢复旅游观光”。
不过,包承柯断言,在美国特朗普政府没有拿出明确对华、对台政策的情况下,赖清德不太可能在两岸交流方面,和大陆走得更多、更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