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尔德:当家闹事?民进党为何发动“大罢免”

就战术上考量,发动零星罢免难以让其他地区民众有参与感,无法掀起全台政治热潮,成功率会更低。因此柯建铭主张全面罢免,并要求各地方民进党立委都要一起鼓动罢免风潮。

“要毁坏台湾的人铁了心,要保卫台湾的人也要铁下心。今年难以期待平静的日子,只能生活、工作、战斗并行。”

这是台湾大学历史系讲座教授陈弱水今年春节过后,在脸书上的公开留言。陈弱水是史学家余英时的关门弟子、中国中古史与思想史专家,在史学界备受尊敬。他这段话可做为今年春节期间,台湾“大罢免运动”在各地如火如荼展开的最佳注脚。

“大罢免”由民进党立法院党团总召集人柯建铭主导倡议,1月4日他公开号召民众罢免立法院院长韩国瑜、副院长江启臣及所有41席国民党区域立委。

为什么要罢免国民党籍立委?

去年台湾新一届立法委员选举结果,国民党52席、民进党51席、民众党八席不分区立委,另有两席无党籍立委加入国民党党团运作。去年3月立法院开议后,国民党及民众党籍立委发动具高度违宪争议的修法,修改《宪法诉讼法》(让大法官无法顺利开会)、《选举罢免法》(让议员以及官员更难被罢免)、《财政收支划分法)(大幅削减中央政府预算掌控权)、全盘否决总统赖清德新提名的七名大法官,让宪法法庭停摆;接着又极不理性地全面删减、冻结中央政府今年度预算。在野党透过修法与预算删冻,让民进党主政的中央政府几乎瘫痪,同时对台湾安全影响甚巨的国防经费更是捉襟见肘,等于透过滥用立法权搞一场政变。

在野党修法、删预算到底有多不合理?随手举几个例子:台湾大法官人数15人,依在野党推动修法后的《宪法诉讼法》,参与释宪案的大法官不得低于10人,要做成违宪宣告时,同意的大法官不得少于九人。因为大法官任期交错、每次只提名一半,目前宪法法庭只有八位大法官在任,在野党又杯葛新的大法官提名案,于是让宪法法庭完全停摆,司法救济最后防线崩解。

其次,依台湾制度,有法律明文依据要编列的预算叫“法定义务支出”,不能删除,例如公务员薪水就是依法编列,但在野党因为不满意一位行政院政务委员(即不管部部长)的发言,却违法删减他的薪水;其他预算即使未遭删除殆尽,相关行政作业费用却被删光,因此,就算有编制人手,但没有业务经费,这些预算只能躺在那里变死钱。

在野党整体策略 瘫痪政务三年

更何况,目前政府人事经费已经不足,很多公务员职缺都是用非正式的“约聘雇”替代,他们的薪水并不属于法定义务支出,因而未受保障。例如,台湾最重要的学术机关中央研究院就发表声明:被删、冻的预算影响到近3000位约聘助理的薪水。学界出身的立委范云指责民众党党团召集人黄国昌,他原本是中研院法律所研究员,深知学术机构的运作需要这笔经费还乱砍预算,黄国昌辩称:“特别需求的机关再来沟通。”说白了就是借预算进行威胁,要让被删、冻预算的机关机构到立法院磕头。也有民众党立委借删预算要胁、为自己主持的民间社团向行政机构要预算补助。

在野党的整体策略就是:修改《选举罢免法》提高罢免门槛,就不会被罢免;然后再借《宪法诉讼法》修法,让宪法法庭开不了,不能宣告立法院修改的法律违宪,这样在野党就可以继续瘫痪政务三年。同时,修《财政收支划分法》让国防预算编不出来,最后再借由大砍预算迫使中央政府停摆。

柯建铭带领民进党立委与在野党沟通、协商、抗争都失败,最后他号召大规模罢免国民党立委,企图扭转民进党在国会的劣势。

但是对民主的台湾而言,相对于选举,罢免毕竟不是常态政治手段,发动全面罢免在野党立委,也让人有“当家却闹事”的感觉。此外,包括民进党立委在内,许多人觉得全面发动罢免不切实际;总统赖清德虽没有阻止,但未积极推动。

协调会无解 罢免仍将继续

对赖清德而言,他得超越行政、立法、司法各部门,站稳最高领袖的高度、保持与在野党协商的弹性。2月10日,赖清德召集五院院长举行协调会,韩国瑜建议由行政院提出追加预算来解决(预算被删的)困局,当场的共识只是行政院与立法院再做协商,并没有提出最终解决方案,也没有对罢免问题提出解方。所以目前看来,罢免还是会继续推动。

不过,民进党立委也担心在野党会反制,自己也可能面临遭罢免风险;此外,一些选区的在野党根基稳固难撼动,因此不少人虽主张罢免,却认为只应挑有可能成功的特定几个选区发动。柯建铭是政坛老手,并非不了解上述疑虑,但有其政治考量。一位在立法院与柯建铭共事多年的民进党官员指出,柯建铭很清楚在目前国会朝野结构下,和在野党协商、请求对方高抬贵手,只会自取其辱,最终一无所获。如果立法院目前朝野结构比率不变,民进党政府一点反制能力也没有,未来三年毫无施展空间,因此,借由罢免改变立法院结构是唯一生路。

但是,何不只挑成功率高的几个选区发动罢免?就战术上考量,发动零星罢免难以让其他地区民众有参与感,无法掀起全台政治热潮,成功率会更低。因此柯建铭主张全面罢免,并要求各地方民进党立委都要一起鼓动罢免风潮。

柯建铭的大罢免策略的确在春节期间发酵,2月3日已有第一批19位遭倡议罢免立委联署书达标而送交选务单位;2月10日又提交第二批12人的罢免联署书。能有这样的成果,正是因为如历史学者陈弱水所言,民众感受到在野党胡乱修法和删预算,是铁了心肠想毁坏台湾,因而激起义愤。

不过,罢免还有约五个月漫长时程要走。第一阶段提议只需要选区1%的民众签署就可成立,第二阶段则要10%联署,之后到投票还有两三个月时间,如何维持热度是成败关键。此外,在野党是否会心生警惕而自我约束,亦或继续恣意破怀民主宪政,也是另一个重要变数。就时程而言,罢免行动大约会在7月举行,5月和6月将是影响成败的关键时刻。

作者是台湾专栏作家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