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的财政预算案,政府推出扩张性的财政措施。对许多国人而言,政府给予多种购物券,是最大的亮点。这包括社区发展理事会邻里购物券、SG60邻里购物券、气候优惠券,以及育儿LifeSG补助券。除了气候补助券,其他购物券都是协助国人纾缓通货膨胀的冲击。
今年5月,每户家庭将获得500元的社理会邻里购物券,并在明年1月再获得300元购物券。这将惠及130万户家庭。此外,21岁至59岁的国人,将获得600元的SG邻里购物券,而60岁及以上的国人则可获得800元购物券。
财政部为SG邻里购物券拨款高达20亿2000万元,并为社理会邻里购物券拨出10亿6000万元。单仅这两项购物券,政府将投入30亿8000万元。全球通胀势头依然强劲,国人普遍对物价上涨感到忧虑,政府在这个时候发放购物券,可说是及时雨。
新加坡推行的购物券措施,可追溯至2020年。当时正值冠病疫情肆虐,低收入群体以及邻里商店与小贩受到极大的冲击。政府推出纸制的社理会邻里购物券,协助近40万户低收入家庭,每户家庭获得50元的资助,购买食物与日用品。
在2021年12月,社理会邻里购物券扩大至所有的国民家庭。同时,购物券也数码化,消费者及商家通过手机交易,但不谙数码者仍可获得纸制的购物券。购物券不得用于购买彩票、汽油、柴油、酒类或烟类产品,也不得兑换现金或转售。
从2021年至今年1月,政府总共六次发放社理会邻里购物券,至今每户家庭共获得总额1600元的资助。截至2024年12月底,全国家庭使用购物券的购物总额达16亿元,其中9亿零700万元在小贩中心与邻里商店消费,6亿8900万元用于超级市场购物。
社理会邻里购物券的设计,不仅协助家庭纾缓物价上升压力,也扶持邻里商店与小贩。与消费者一样,组屋区的小型企业深受通胀的压力,包括租金与员工成本,以及集团化经营的竞争。购物券的推出与使用,为邻里商店与小贩注入生机。
政府在购物券的投入,有助于带动内部需求。虽然新加坡是外向型经济,购物券产生的内循环可带来乘数效应,激活邻里商店与小贩。随着购物券的普及,参与计划的商家逐年增加。购物券成为政府协助家庭抗通胀及扶持小企业的重要政策工具之一,国人也对购物券的发放,充满期待。
通胀涨幅虽然趋软,但是物价依然偏高,而且物价上涨后,就很难回跌。所幸,政府在2024财政年取得64亿元盈余,并估计2025财政年可获得68亿元的盈余,因此有财力做出更大的财政转移,包括慷慨发放购物券。财政部预测,新加坡能保持财政收支平衡,直到2030年。
但国人不能将购物券视为理所当然。全球正进入高度不安的态势,美国的关税政策以及保护主义,可能冲击新加坡的经济增长与财政收入。当国库入不敷出的时候,期待政府继续慷慨派发购物券,是不切实际的。
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冲击各行各业,包括小企业。此外,新柔地铁通车对新加坡邻里商家会有怎样的影响,仍然是个未知数。新加坡是个运营成本高的国家,邻里商店在享受政府发放购物券的商机之余,应未雨绸缪,通过科技遏制成本上涨,或是为顾客提供与彼岸不同的购物或服务体验。
新加坡是价格接受者,所需的物品大多是从外国入口,深受输入型通胀的影响。政府体恤国人的忧虑,出台慷慨的财政预算,通过购物券等财政转移,协助国人适应物价高昂的环境。此外,财政盈余也为政府提供调整的空间,如检讨法定收费与间接税,以遏制物价及企业成本上涨的力度,并加强新加坡的竞争力。